真正的"養生高手",並不是那些名貴的中草藥材或保健品,而是我們身邊一些非常普通的食材。 比如,秋天的板栗。
栗子還被成為是「乾果之王」,是秋季名副其實的長壽果!
中醫認為,栗子性味溫和,入脾、胃、腎經,有養胃健脾、補腎強筋、活血止血的作用,可治反胃、泄瀉、腰腿軟弱等症。
栗子的維生素 B1、B2 含量豐富,維生素 B2 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 4 倍,每 100 克還含有 24 毫克維生素 C,這是糧食所不能比擬的。 鮮板栗所含的維生素 C 比公認含維生素 C 豐富的西紅柿還要多,更是蘋果的十多倍,鉀的含量號稱富含鉀的蘋果還高 4 倍......
《本草綱目》:「栗味甘性溫,入脾胃腎經。 "、"栗治腎虛,腰腿無力,能通腎益氣,厚腸胃也。 ”
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乾果品種,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,並能説明脂肪代謝。 保證機體基本營養物質供應。 因而,栗子具有益氣健脾,厚補胃腸的作用。
栗子中含有大量澱粉、蛋白質、脂肪、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,素有"乾果之王"的美稱,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、冠心病、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,有益於人體健康。
栗子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、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,其中高血壓、心血管病人需要的鉀汗量突出,比號稱富含鉀的蘋果還高 4 倍。 低鈉高鉀的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、冠心病、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,有益於人體健康。
有些人氣虛導致的咳嗽,咳嗽經常不停,即便是睡覺也會被咳醒,非常痛苦。 這時候用栗子就能緩解氣虛所帶來的咳嗽。
栗子中含有豐富的核黃素,也就是維生素B2,常吃栗子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。 很多人容易口腔潰瘍,還不容易好,就可以常吃些栗子。
中醫認為,栗子性味甘溫,入脾、胃、腎經,有養胃健脾、補腎強腰的功效,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反胃、腹瀉,腎虛造成的腰膝無力及小兒脾胃不健等。
人老腿先老,防止腿老,除了運動外,還可以沒事就嚼嚼栗子。 栗子有健脾補肝、強身壯骨的功效,對腎虛效果也很不錯,特別是老人腎虛、大便溏瀉更為適宜。 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,豐富的天然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、骨骼、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。
生栗子還能用於跌打損傷,生栗搗爛如泥,敷於患處,可治跌打損傷,筋骨腫痛,而且有止痛止血,吸收膿毒的作用。